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已全面结束,化学与材料学院2021届毕业生不负众望,保持了较高的深造率。据统计,我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共114人,此次升学攻读研究生人数达43人(含5名境外升学,其中外招生2名),深造率达37.71%。
我院共43名毕业生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等大学录取,其中推免9人,考研录取29人,出国(境)深造5人。33人升学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 5名同学分别进入帝国理工学院、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造, 1人进入中国科学院、3人进入南方科技大学、1人进入西南政法大学深造。
线上线下考研经验朋辈分享会
长期以来,化学与材料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并鼓励学生志存高远,主动搭建多类平台、实施多种措施,促进学生升学、就业。
学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营造求实、向上的学习风气,扎实做好服务工作,助力学生考研就业。如重视传帮带相关活动,筹划组织朋辈分享会,邀请考研、保研、出国(境)深造、就业成功的学长学姐进行经验分享;特意腾出学院会议室,提供给学生作为考研自修室;组织并督促同学们多进图书馆,开展学习打卡活动;化学、材料专业出身的两位辅导员下场,直接进行专业指导;持续对优秀学生进行宣传报道,力促榜样效应发挥,营造传承良好的学风。学院已面向毕业生开展毕业系列教育活动,面向非毕业生开启育人新篇章,在学院内部营造浓郁学风氛围与合力育人环境,助力学院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祝愿我院学子在今后的发展生涯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砥砺奋斗,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锻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锻炼本领,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学生自修室
附:化学与材料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去向
姓名 | 专业 | 单位名称 |
高跃腾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清华大学 |
赵锴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武汉大学 |
姚炫纯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中山大学 |
苟盼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川大学 |
邢昌祥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同济大学 |
林锐彬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林健明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刘肯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黎一志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暨南大学 |
王春媛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
胡顺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太原理工大学 |
李欣阳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复旦大学 |
吕洋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学 |
叶碧莹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屈洋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
程友翔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中山大学 |
罗一翔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华南理工大学 |
罗泽华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华南理工大学 |
闫晨伟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西南政法大学 |
莫凯茗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暨南大学 |
何郑琳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暨南大学 |
赵俊麒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暨南大学 |
李沐璟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暨南大学 |
杨紫薇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暨南大学 |
赵兵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香港科技大学 |
叶博诚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香港科技大学 |
刘欢 | 应用化学 | 中山大学 |
詹泽庞 | 应用化学 | 中国科学院 |
陈建节 | 应用化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冯继业 | 应用化学 | 暨南大学 |
祝谦 | 应用化学 | 暨南大学 |
黄德宏 | 应用化学 | 暨南大学 |
余健超 | 应用化学 | 南方科技大学 |
彭永旭 | 应用化学 | 南方科技大学 |
李悦鹏 | 应用化学 | 帝国理工学院 |
张继尧 | 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创新班) | 中山大学 |
林文凯 | 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创新班) | 中山大学 |
郭泳虹 | 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创新班) | 兰州大学 |
刘梦成 | 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创新班) | 暨南大学 |
陈海怡 | 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创新班) | 暨南大学 |
李昊男 | 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创新班) | 郑州大学 |
邬楚妍 | 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创新班) | 华南师范大学 |
叶锦松 | 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创新班) | 南方科技大学 |
文/卢燕娜 陈文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