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科研和育人是我孜孜不倦的追求

发布时间:2022-03-23 来源:化学与材料学院

“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搞科研,必须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危机感,才能带领团队不断进步、一起成事。”

李丹一身白色西装,留着板寸发型,风格干练、笑容爽朗,给人留下十分亲切的印象。这位有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等重磅头衔的专家,曾担任过汕头大学副校长,目前兼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理事、广东省化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李丹在中山大学度过了大学时光,在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支志明。2016年,为了更专注地从事科研和育人工作,李丹离开已工作30多年的汕头大学,入职暨南大学,受聘为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超分子配合物及其聚集体的合成组装、结构形貌和发光传感等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和国家973计划(课题组长)等,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50多篇。从教30余年,他先后培养毕业10名博士、83名硕士,目前学生中仍有32人从事科研和教学相关工作。


“除了学化学,没有其它选择”

80年代初,城市交通还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我从潮州到广州上学,要坐十几个小时大巴并经两次轮渡。中途下雨,玻璃窗漏水,还得在车上打伞。”说起少时求学经历,李丹满是感慨。

“虽然条件差,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很幸福。”李丹说,与化学的初次“来电”是在初三。有一天,老师给大家厘清悬浮液和溶液的概念后,提问全班:“红泥水是不是溶液?”台下一片答“是”,只有李丹尴尬地举手说:“不是”。

没想到,他与众不同的答案,让老师刮目相看。

“不错!”在老师的鼓励下,李丹的求知欲与日俱增,并在高考时如愿被中山大学化学系录取,后又赴汕头大学任教多年。1988年他去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得到了支志明院士严格而系统的科研训练。

支志明对李丹影响至深,有许多“金玉良言”被牢牢记住:“科研就等于吃饭,是生活的一部分和兴趣所在”,“看论文就要看最新、最权威的期刊,做研究就要做有关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李丹学着导师的样子,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化学研究中。

(李丹与导师支志明)

私下里,李丹被学生昵称为“超级丹”。原来,无论他们何时去实验室,都能“偶遇”他。就像当年的他,无论何时去实验室都能看到支志明一样。除了学生外,李丹的儿子也受其影响。“我儿子说,除了化学没有其它选择了。其实不是没有,是他不再考虑。他对化学的喜爱比我还坚定呢!我想,这就是这门学科的魅力吧。”李丹笑着说道。


“世界上最能带来满足感的工作”

“暨大为我提供了适合的平台,让我能专注于科研。”2016年,李丹入职之际,正值学校化学材料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专心做事,才能成事。”不仅对自己如此,他也要求学生——“免于俗事、专心科研”。

2017年,李丹主持的“生物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限域空间主客体化学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是学校在该年度唯一获得资助的重点项目。2021年他主持“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项目,是所在学院首次获批的国家级教改项目;此外,他主持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丙烷/丙烯反转选择性分离材料的设计合成”获批立项,也对提升学校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热爱与坚持是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养。”李丹认为,“化学是实验科学,要认真观察现象、详细了解过程。”他觉得科研工作给人带来的满足感最大,且有两大乐趣:“在国家资金支持的情况下研究自己的兴趣、自由探索,乃至于取得成就,这是一乐;通过克服研究中的困难得到满足,这又是一乐。”

“师生之间虽然经验上会有差别,但是能共同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就会教学相长。特别是领域的交叉拓展能推动创新。” 他举例说,过去团队并不涉及电池材料领域,但近年来随着新引进助手和博士后的加入,他们便尝试将实验室的化学材料运用到电池体系中,为电池研究方法寻求新的契机。5年来,李丹团队发表SCI论文86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有19篇。2021721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自然》)在线发表了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陆伟刚教授和李丹教授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暨南大学是唯一完成单位。

这一成果很快被国内外主流媒体和各级机构平台争相报道转发,一时间形成了新闻热点。

“投稿前,团队很多人对把论文投到Nature没有足够自信,唯独我还比较乐观。”李丹笑道,为了鼓励大家,他仔细分析了成果的创新之处:是一个全新的分离机制,也是已经公布的材料里分离效果最好的,节能环保,极具科研意义和应用价值。


“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苯基乙胺让你‘一见钟情’,肾上腺素让你‘小鹿乱撞’,信息素让你‘众里寻他’,催产素让你‘忠贞不二’……”化学导论课上,学生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他穿梭其中,将日常点滴融入课堂,生动地讲着“爱的化学反应”。

“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化学不仅是社会需要的科学,同时也是美丽的艺术”。李丹爱和学生分享感悟,希望他们不仅做脚踏实地的科研人,也成为仰望星空的生活家。“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挫折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他擅长用一两句话熬制出“心灵鸡汤”,点燃大家的热情。“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不同。本科生应该多培养读书的能力,研究生要侧重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教学生用“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将事情先划分不同层次,再逐一解决。

李丹的实验室,就像学生的休憩驿站。谁需要时,就去寻求帮助。多年前,他曾在前往南极探险科考时,与大四学生王小亮聊起职业规划。得知小亮毕业后打算立即从事研发时,他劝道:“做研发要接受必要的科研训练,与其到时再面临能力匮乏,不如现在开始系统学习。”了解到王小亮是因为来不及准备英语考试后,他表示可以聘任他做研究助理,并特允他在实验室边做科研边复习,直到考试结束。

(李丹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目前已经留校任教的谢默这样评价导师李丹:“他总是一视同仁、赏罚分明,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温暖。”


为师经历的“三段论”

2018322日,化学与材料学院的化学学科新增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暨大几代化学人的夙愿,为学院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学校化学学科已有90多年的历史,学院虽然新,但历史积淀丰富,我们要设法引入新的增长点,把学科发展带上快车道。”李丹说。

在博士点获批之初,博士生指标数难以满足老师需求,李丹带领博导们调整规则,将师德师风、科研成果、立项项目等指标作为依据划分层级,将指标奖励给表现突出、得到公认的老师。这样一来,“既鼓励业绩优异,又保障基本需求,解决‘温饱’和‘小康’的矛盾。”

2020年,李丹带领的研究平台获批广东省功能配位超分子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未来将融入大湾区发展建设,与香港、澳门、深圳等地多所学校及海外高校,探索解决医疗、能源、新材料中的关键问题。“我希望抓住大湾区的建设发展机遇,真正做一些贡献。”他说。

回望来路,李丹认真地概括道,“我将自己的为师经历分成三段:第一阶段是工作,我只把自己当老师,负责传授书本知识;第二阶段是职业,我开始思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辨和批判能力;第三阶段是事业,我要教学生做人,是先做人,再成事。”

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科研育材,李丹用自己的专业与热忱,在暨南园中点燃了一簇簇化学事业的星星之火。

未来之路,他们明媚如光。

(暨南大学新闻中心 闫芳 学生记者 孙牧 符晓灵)